close

《簡樸生活的實踐:從丟東西開始的豐富人生》
(The Joy of Less: A Minimalist Guide to Declutter, Organize, and Simplify (2016))
法蘭辛.潔伊 Francine Jay

*東西可歸為三類: 有用的、美麗的、有感情的
*唯有被使用,才稱得上有用。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堆可能有用處,但其實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,最明顯的是重複的東西。
*「萬一需要」和「可能會用到」的東西,它們待在抽屜的最深處,耐心等候著初次亮相的機會。這些物品都即將從你的世界中消失。
*如果某件物品讓你充滿喜悅,就抱著驕傲的心情把它展示出來,為它的存在而感到喜悅,但如果你繼續持有它,只是因為有義務,或想用來證明某段經歷,那你就該反省了。
*回憶、夢想和志向不是存在於物品中,而是存在於我們自身。我們擁有的東西不等於我們,行為、思想和所愛的人才是。捨棄熱情已退的嗜好、未完成的志業,和沒有實現的幻想所遺留下的殘骸,騰出空間給嶄新且真實的可能性。
*夢寐以求的物品是我們假想人生的支柱,必須把這類的雜物清掉,如此才有時間、經歷和空間來實現真正的自我,發揮所有的潛能。
*光是把東西塞進抽屜、籃子和收納箱,並不能解決問題。
*當我們不再受到物品的束縛,我們就能品味生活、與朋友聯絡感情、融入群體之中。
*行李越輕盈(不管實質上或精神上)就能體驗更多人生!
*從宏觀的角度來看,我們的東西並沒有那麼重要。
*英國作家兼設計之威廉•莫里斯(William Morris)寫過一句極簡主義的名言:「你覺得沒用或不美的東西,就不要留在家中。」
*問問你可能購買的每一間東西:「你夠格在我的屋子裡站個空間嗎?」「你會替我家加多少分?」「你會讓我的生活更便利嗎?」「你帶來的麻煩會大過用途嗎?」「我有地方擺放你嗎?」「我已經有了跟你類似的東西嗎?」「我會想永遠擁有你嗎?」「如果不會,要把你處理掉會有多困難?」
*把家想成一個神聖的空間而非儲藏室,你沒有義務收藏路途上遇到的每一件「流浪物品」。
*生活是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空白。
*我們能擁有的東西數量,受限於容納這些物品的空間有多大。不論你多費力塞、壓、擠、推,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。
*以欣賞取代擁有。
*體認到生活的豐足,並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激,就不會想要更多。
*永遠都有人擁有比我們更多的東西。
*一旦我們的基本需求獲得滿足,幸福快樂就跟擁有的多寡幾乎毫無關聯。
*減少消費不僅能拯救地球,我們的家也會保持乾淨、明亮且零雜物!
*精簡術(STREAMLINE method)
  - Start over 重新開始
  - Reason for each item 每件物品存在的理由
  - Trash, Treasure or Transfer 垃圾、寶貝、轉送
  -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各就其位
  - All surface clear 淨空平面空間
  - Modules 設置模組
  - Limits 設限
  - If one comes in, one goes out 一進一出
  - Narrow down 縮減
  - Everyday maintenance 天天保持
*Start over
  - 把要整理的空間完全淨空是非常重要的。
  - 把清除雜物想成是決定該留下什麼,而不是要丟掉什麼,就會容易很多。
  - 「重新開始」這步驟讓我們成為自家的策展人,我們將決定那些物件能為生活加分,並且只把那些東西放回空間裡。
  - 我們選來和自己朝夕相處的東西將述說我們的故事,我們的目標應該是「我過得很輕盈優雅,只和自己認為食用或美麗的東西一起生活」。
*Reason for each item
  - 一件物品必須要對家有貢獻,你才能考慮給它居留權。
  - 只把最好的留下來,其它的通通丟掉。
  - 我們80%的時間只會用到20%的東西。我們只需要目前擁有的五分之一就能過日子了,而且幾乎不會感到任何不便。
*Everything in its place
  - 當每樣東西都有個指定的位置(最好是在抽屜、碗櫃或容器裡)「流浪物品」就不會在你家排回並群眾成雜物堆。
  - 「給每樣東西一個位置」也適用於裝飾品,如果某件物品真的別具意義,就騰出適當且明顯的地方來展示。
  - 將每樣東西指定位置後別忘了第二部分,「永遠物歸原位」。
  - 你離開房間的當下,就得把所有流浪物品收集起來放回正確的位置。
*All surface clear
  - 平面空間不是用來儲存東西的地方,平面是用來從事活動的,因此活動之外的時間應該保持淨空。
  - 如果你決定把功能性或裝飾性的物件留在桌上,要限制每個平面不能有超過三件永久性物件,這樣就能避免雜物聚集在這些地方。
  - 保持平面零雜物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養成掃視的習慣。離開房間,關掉電燈前,把桌子、檯面和地板掃是一遍,如果它們不是處於應有的平坦狀態,花幾分鐘把上面的東西清掉。
*Modules
  - 第一步是整併相似的物品,把所有類似(或相關)的東西儲存在一起。
  - 整併讓你明白自己有多少東西。
  - 這個技巧特別適合抑制手工藝材料的囤積行為,這些材料如果散在屋子各處就會失控地不斷增加。
  - 經過整併的和揀選,最後要將物品放進容器中,以免再次散在屋子各處。
  - 一開始沒有去蕪存菁,等於是在做白工,那些容器或許會使家裡看似整潔,但充其量也只是把垃圾藏起來罷了。
  - 在創造各個模組時,我們也是在建立一套消除並遏止過多物品的制度--只擁有需要的東西,然後才幫這些東西蓋上蓋子。
*Limits
  - 把材料限制在一個收納箱的量,當材料漸漸放不下時,用完舊的存貨再買新的。
  - 向家人解釋清楚,東西一定要放進指定好的空間哩,放不下時就要減量。
  - 對承諾和活動的數量設限,就能過比較清閒的生活並且騰出寶貴的時間;對支出設限,就能大幅減少信用卡開銷;對加工品、高油高糖的食物設限,就能縮小腰圍,改善健康。
*If one comes in, one goes out
  - 每當有新東西進入你的家門,類似的另一樣東西就必須要離開。
*Narrow down
  - 你必須決定自己的必需品清單,然後把東西縮減到與清單吻合。
  - 我們每拿起一樣東西,就得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,或者沒有也過得下去。當我們發現同樣的東西有好幾件時,應該立刻把多餘的挑出來,當我們挖出一整盒不用的東西時,就應該鄭重考慮把整批都丟掉。
  - 曾屬於自己至親的東西,不要覺得自己有義務全部留下來,一、兩樣特殊的物件照樣能讓記憶長存。
*Everyday maintenance
  - 精簡的步驟--重新開始、把東西分成寶貝、垃圾和轉送堆、確保每件物品存在的理由、給每樣東西一個位置、而且每樣東西各就其位、淨空平面空間、設置模組、設限、一進一出原則、縮減物品。
  - 第一次簡化雜物之後所留下的必需品,到了第二回合似乎就沒那麼不可或缺。
  - 與其一下子清掉一大堆東西,以每天清除一件的穩定步調進行會更好。
*假裝自己不住在那裡。
*如果這所有東西都不是你的,你會想坐在這堆東西中,在這裡消磨時光嗎?
*首先把目標鎖定在大的物件上,你是否經常使用每一件家具,或者只是習慣了它的存在?
*千萬別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覺得自己必須擁有某些東西。
*如果你已經鎖定要扔掉某見體積龐大的物件,但還有一點點猶豫不決,就把它搬出去幾天。
*投資在多功能家具上。
*一看到入侵者,便要將它們趕走,確保任何進入或經過這個空間的東西沒有機會駐。留。掛好外套,收好鞋子,處理郵件,立刻把新買的東西放到適當位置。
*每次活動後確實收拾整齊,雜物就沒有機會堆積,而且吸塵或掃除時發現不該在那裏的物品,不要繞過它們,把它們清掉。
*「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可放」不是把物品留在這裡的好理由。
*你不必因為應該要有而去擁有某些家具。
*符合你生活型態的衣服也留下來,列出各種活動所需要的穿著,包括工作、社交場合、園藝、休閒和運動等,然後評估你的衣服。
*別只是因為自己當初花大錢買下就留下它。
*添購新行頭時,一定也要把過時,穿不下或已經不再得寵的衣服清掉。
*想擁有真正合乎極簡主義的書房,就把用品減到只剩下最必要的。
*這年頭不需要囤積,你要的東西隨時都可以在附近的商店或網站上買到。
*每樣東西都要有自己專屬的位置並各就其位。
*按照事務的類型來整理文具用品,讓你的例行事務所需的用品都放在一起,工作效率就能大幅提升。
*把書桌當作彈性空間,結束一天的工作時將桌面清空,彷彿明天有人會來使用。
*地板不是用來歸檔的地方。
*終結不請自來的郵件。
*當日的工作完成後,就把所有用品放回指定的位置,並歸檔到適當的檔案夾中。
*展示的廚房一律是乾淨寬敞、沒有雜物,頂多只有幾種電器用品和餐具。
*「轉送」堆是對他人有用,但自己用不到的東西。
*我多常用到你?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。
*了解物品使用的頻率,可以幫助你決定它該存在什麼地方。
*只要四件鍋具就夠煮出各種料理,分別是一只大的長柄平底鍋、一只湯鍋、一只煮麵鍋及一只烤盤。
*以多功能物品取代單一功能的。
*在淘汰用品時,把招待客人的習慣一併列入考慮。
*廚房是活動的樞紐,不僅要每天維護,更是要全天候維護。
*廚房是進行「一天一雜物」的理想地點,這裡隨時都會有東西可以清掉。
*把東西放在浴廁的最好理由是你用得到。
*替共用浴廁的美味家人指定一個抽屜或是架子,如此一來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模組。
*理想狀況下,浴廁的平面空間不用時都要淨空,我知道你會想把牙刷擺在檯面上,畢竟每天都要用到,但雜物喜歡呼朋引伴。
*以身作則,不要喋喋不休,讓你創造的寧靜空間,帶領家人進入一種更為簡樸的生活方式。
*孩子們透過觀察和模仿父母就能學到很多,讓他們知道你的生活和快樂並不是繞著東西打轉,他們的也不是。
*不要沉迷於買東西,不要把周末耗在購物中心。
*給每位家庭成員一個擺放自己物品的空間。
*在晚餐和就寢之間選擇一段時間,所有人起身巡視一下家中各處,收拾個人物品,把這些東西歸回原位。
*讓一進一出元成為習慣,讓小孩習慣在拿到新玩具時,放棄一樣舊玩具。
*指定一個盒子放要送的東西。
*不要在伴侶不知情或不允許的情況下,丟掉他個人的東西。
*成為「極少消費者」(Minisumer)。
*Reduce, Reuse, Replace
*減量的最佳方式是只買真正需要的。
*在決定購買一樣東西時,務必考慮它的使用年限。
*優先選購製造精良且耐用的商品。
*有多少次讓價錢而非品質影響自己的購買決策?
*盡量避免使用拋棄式的產品。
*極簡生活帶來自由--擺脫負債、雜物和惡性循環的自由。
*除非把杯子裡的水倒光,否則便學不到任何東西。

-完-
 

arrow
arrow

   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